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
2023年地球一小时即将到来。
今年的主题是:
为地球献出一小时
Give an Hour for Earth
不论你是谁,
专注于哪个领域,
都能为地球献出一小时。
今年的专栏为:

首期嘉宾,我们邀请到一直在试图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多重关系,探究人们观察自然的各种视角的新媒体艺术家——刘佳玉。

? 刘佳玉
1990年出生于中国辽宁,
2014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致力于对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与研究。
曾入围Lumen digital art艺术奖以及Aesthetica art 艺术奖,2020年福布斯中国U30,2021年罗博报告年度青年艺术家,2021年嘉人突破女性大奖等。
在不断更新的媒介下,她以装置作为输送与反馈的端口进行对虚拟场域与现实世界的探讨,通过空间的拼贴与置换从而引起观众的行为反应与情感共鸣。
《竹谷河鸣》和《数据深潭》是她想重点介绍的两个自然系列作品。
01
竹谷河鸣

装置艺术:竹谷河鸣
在2021年上海时装周期间,Green Challenge可持续时尚大赏联合刘佳玉工作室共同呈现了《竹谷河鸣》——一个以“可持续时尚”为议题的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
使用丹宁旧衣回收计划中回收旧衣的铆钉、牛仔纱线,与竹子、清水混凝土相结合,在夜晚融入投影映射的蓝色水波纹,为都市中的人们创造出一个源于自然的“竹谷空间”。在今年年初,这件作品再次于深圳这座城市向自然回响。

铆钉、牛仔纱线,竹子、清水混凝土
《竹谷河鸣》这部作品分为母体和子体两个部分,地点的差异让作品自身的两个部分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它可以在喧闹的都市中,停驻于川流不息的人潮间,成为都市中的自然一隅,也可以在静逸的保护区,眺望远方的候鸟振翅归来,与自然界的万物共鸣。

当观众身处装置周边,将会感知到自然的心声:那是河水的流淌,鸟儿的啼叫,人与自然的共鸣。
我们希望通过“竹谷空间”,让自然世界的轻柔与灵动在都市无限延展,让自然之美得以从观众的自我中跳脱。


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并非自然的中心,我们期待以此唤醒公众关注可持续时尚、关注候鸟保护,引导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02
数据深潭

在2023年“地球一小时”的同期,自然系列中最新的成员、一件关注到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作品——《数据深潭》Lakeside Echo,正于印度班加罗尔进行的艺术节FutureFantastic Festival中进行展出。
由印度班加罗尔出发放眼全球,我们尝试从更多角度来讨论水资源与气候灾害。

科学工作者们已经提出多种关于解决气候问题的设想和方案,但更具有挑战性的是唤醒群众的认知、意识与动机。
水资源和全球气候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缓解水资源短缺,不仅仅是政府和公益组织的使命,每个普通群众亦可用有意识的行动来回应危机。
在这个艺术作品中,我们延续可持续系列中的创作语言,创建出一个水循环模拟系统。以粒子代表水分子,将数据呈现中的故事和事实形象化,用艺术和科技将危机和共鸣的概念形象化,将触目惊心的事实标记到观众的集体意识中,唤醒他们的记忆和动力。
水资源模拟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蓝色粒子代表淡水资源的水分子,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模拟湖泊、河流的形状,以及水流的样子。同时用它来显示缺水情况。在重力和数据的驱动下,粒子通过模拟水的运动以确定水流的方向和速度。同时,它的数量和颜色代表了水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据演化,并与舞者交互。
时间、空间与人的三维系统

投影、屏幕和舞者构成了“时间、空间和人”的三维系统。通过可视化表达讲述关乎水和气候的故事,反射成为个人内心中动机的变化和震撼。同时表达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和宇宙作为一环中的“元素”,值得思考的本质问题。
? 人工智能

在这件作品中,我们通过印度班加罗尔地域的2000年到2022年淡水资源的变化数据,以及当地舞者的舞蹈动作,共同通过AIGC生成动态影像。在不同地域的同时呈现。
在向ChatGPT分享了此次创作概念和工艺后,它为我们生成了一个反映人与星球、自然、湖泊之间关系,且颇具作品内核的名字:数据深潭 / Lakeside Echo。
展出地点:3.25-3.28 印度班加罗尔剧院
03
激流引力

激流引力现场
在虚拟世界中,刘佳玉团队将展览的L型空间延伸为一个矩形空间并置于海平面内。定位并记录下其坐标内全天的物理数据信息,如风速、风力与风向,并提取阳光照射于海面的8又1/3分钟。(线索来自太阳的距离地球9300万英里,因此阳光需要8分1/3分钟才能抵达地球。)

数据算出的“海平面”
当海洋表面随风波动时,海面坡度的随机分布为高斯分布,其平均坡度与风速成正比。在软件中使用相机代替无人机视角——将获取的反射图像来推算当地的风场和海浪谱。
其耀斑的空间坐标和海面的斜率相对应,由此得到海浪斜率与光斑的分布。在此之后,再经由AIGC生成视觉系统并呈现在221条发光二极管有机玻璃组成的浪花雕塑之上。借中间的玻璃镜幕将海平面反射,从而在现实空间补充出原本不存在的空间,从而在虚拟现实场地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平线。

太阳在每一秒发生变化,每次仰望都是新的景域。
刘佳玉一直在探索宇宙中的自然本质,并尝试用不同的媒介将其表达出来。就激流引力来说,她剥离其他材料,希望仅透过立体信息图语言的方式来探索光。
和“数据深潭”一样,“激流引力”这个名字,也是在向ChatGPT分享创作理念之后,它为展览生成的名字。

刘佳玉和她的“海平面”
展出信息:3.17-6.17?
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2号
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或许不能像科学工作人员通过科学研究和实验找出自然灾害的解决方案和方式。但我们以艺术作品向人类提出问题,干预个体的意识与动机。这就是我的地球一小时。
——刘佳玉
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想和刘佳玉一样
为地球献出艺术的一小时?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